



在2025年一季度交出“史上最佳”季报后,“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誉远正在书写一份面向未来的全新答卷。
“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告诉我们:要么增长,要么凋零。”在不久前召开的广誉远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李晓军16次提及“增长”一词,并将其定义为新时代广誉远的价值锚点。
如何保持增长?广誉远的答案是——以“广誉远国药,养生精品药”为产品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四足两翼”问鼎战略,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新引擎。近日,李晓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解锁公司面向未来的“发展密码”。
增长是必答题
“无论公司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要不断叩问:我们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增长?”在李晓军看来,增长已非广誉远价值版图中的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2021年,广誉远正式回归国资,开启了转型改革的涅槃之路。公司于2024年提出“1541”战略框架,用发展的思维践行以增长促经营的理念,把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同时,围绕核心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推出“龙凤大单品”战略。
数据显示,2024年,广誉远新开拓代理商43家,终端门店总数达462家;龟龄集销售收入增速超25%,定坤丹增速近10%;精品中药收入增长近25%,占比由前一年的21.89%提升到28.73%。
2025年,在经历渠道网络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品牌价值强化及运营效率提升的“四维联动”后,公司核心产品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业绩“开门红”也如约而至。一季度,广誉远实现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21.48%;净利润6358.43万元,同比增长53.94%。
“从宏观政策看,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中医药政策红利正在逐步释放。行业数据预测,精品中药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3000亿元。”李晓军称,广誉远“治疗刚需+消费升级”的双重属性,精准契合了政策红利与市场红利,企业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迎来千载难逢的增长良机。
但“增长”并非“大水漫灌”。李晓军认为,像中医一样辨证施治、精准施治,让企业实现无水分、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才能推动生态持久进化。
“今年以来,我们在‘1541’战略框架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产品定位及打法,提出了‘广誉远国药,养生精品药’的产品战略定位,希望通过占位、抢位,强力打造广誉远‘养生精品国药’的领导者地位,以无形的品牌资产为长远增长夯实根基。”李晓军说。
价值是根基
作为一家拥有龟龄集和定坤丹两大国家级保密配方、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近500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誉远不仅被行业奉为“国药瑰宝”,更在资本市场培育出独特的“广粉会”股东文化。
李晓军认为,强大的吸引力来源于广誉远的核心价值。而他把这归结为两个字“疗效”。
大道至简。“疗效”二字背后,是安全有效的产品口碑,也是一代又一代广誉远人在传承与创新中用汗水与智慧交织而成的独特文化。“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这句堂规古训对于每一个广誉远人都是耳熟能详。
从宁夏的枸杞到吉林的人参,从九蒸九晒的地黄到三年晒制的醋膏……为保证药材道地性,广誉远制定了严格的品种和属地筛选标准;为保证药性充分发挥,广誉远坚持每一味药材遵循古法炮制。
“醋膏是广誉远独有的辅料运用,也是遵古炮制的明证。”李晓军介绍,20公斤山西老陈醋在阳光房内日晒夜露3年方能晒成1公斤醋膏,而这仅是一味炮制鹿茸的辅料,也只是龟龄集99道大工序、360道小工序中的其中一道。
制药车间里,每一道古法炮制技艺都有“老药工”和“传承人”的精心守护。“一个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而且是兢兢业业地干一辈子。”李晓军说,这样的匠人匠心正是广誉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广誉远构建了老中青三代传承体系,拥有近百名传承人。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乌镇健康大会上,15位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古法炮制技艺,广誉远也首次以勋章颁授仪式致敬匠人群体,向世界宣传中医药技艺代际传承的意义。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李晓军表示,不断创新的广誉远在提升采购及生产各环节标准的同时,也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权威院校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进行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贵稀药材的替代研究和大健康产品的开发。
“守护生命健康的永恒使命、回报股东信赖的不变承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担当,这些价值理念经久不变、历久弥新,成为广誉远实现长期复利增长的价值内核。”李晓军说。
信念是动力
“有机遇就有挑战,你不往前赶就会被洗牌。”李晓军称,尽管公司业绩正在持续向好,但仍处在“居危”阶段。
如何“往前赶”?“一手抓精品带来的价值效益,一手抓规模带来的边际效益。”李晓军透露,广誉远正通过抓“稀缺”、挽“政策”,培育大单品、实现大营收、获取大增长。
为实现“广誉远国药,养生精品药”的产品战略,公司精心打造“四足两翼”问鼎营销战略:针对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四大支柱产品及龟龄集酒、大健康两个潜力产品系列,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稳定产品质量体系、企业治理结构、市场供应体系,争取未来三年“问鼎”精品中药行业领导者地位,成为中药抗衰领军企业。
有了目标,何以驱动?李晓军总结了5个词:文化、品牌、学术、创新、治理。“文化是基因,品牌是旗帜,学术是支撑,创新是未来,治理是保障。”正如中医强调人体机能的协调运转,李晓军将这五大要素看作广誉远发展的动力系统,而“与一流合作”成为驱动系统的核心策略。
“学术引领,我们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品牌推广,我们与一流媒体深度合作;营销创新,我们选择了国内头部咨询公司。”李晓军表示,广誉远正从“人力驱动”逐渐转换为“品牌驱动”,高举高打,全面对标一流。
此外,广誉远还通过精品中药渠道和圈层、电商、O2O、新媒体私域等模式推广,精准实现市场突破;实施“精品VIP、大型医学科研、新媒体赋能、TOP10连锁合作”等重点直辖项目,加快达成“千店招商计划”。
“我们推出‘六维增效模型’,围绕货、场、人、流、服、管6个维度开展策划、赋能,对单店经营形成有力保障,为未来增长提供强劲动能。”李晓军说。
与一流伙伴合作可能短期投入较大,但李晓军认为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如果你问我,广誉远如何走出一条守正焕新的现代化之路?我想答案就藏在那座薪火相传的升炼炉鼎里。鼎里的火,是永不熄灭的价值信念;鼎里的药,是历久弥新的价值承诺。”李晓军说。